分享日记|精华问答:阴道炎~~・……
阴道炎怎么形成的?还有该注意些什么呢?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吗? …
[学长] 你好!
正常人体自身可能就是念珠菌的携带者。念珠菌作为人体的共生细菌,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致病。因此只要消除可能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的致病条件,就能达到预防目的。
(1)锻炼身体,均衡饮食,不过食含糖量高的食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上厕所前也应该洗手;不滥用不洁卫生纸;排便后擦拭外阴时宜从前向后擦;每日清洗外阴,换洗内裤并放于通风处晾干;自己的盆具、毛巾自己专用;内裤与袜子不同盆清洗。
(3)合理穿衣:不穿化纤内裤,不借穿他人内衣、内裤及泳装。
(4)使用公共厕所时尽量避免坐式马桶;提倡淋浴,不洗盆塘;浴后不直接坐在浴室坐椅上;不在消毒不严的泳池内游泳。
(5)不过度讲究卫生:有些病人就诊时说自己非常注意卫生,每天要清洗外阴2~3次,每次还用冲洗器或手清洁阴道,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阴道内环境呈弱酸性,又有许多菌群共同存在,菌群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能抑制某种菌属过度增长而致病,这是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系统。清洗阴道无疑将阴道的弱酸环境和菌属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破坏了,使阴道上皮的抗病力下降,引起念珠菌或其他细菌所致的阴道炎。
(6)不滥用抗生素: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细菌间的制约关系,使念珠菌失去抑制,过多生长而致病。
(7)积极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平时可用苏打水清洗外阴,提高阴道pH值,抑制霉菌生长。
(8)药物避孕的妇女如果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应停用避孕药,改用其他方法避孕。
霉菌性阴道炎
一、病因
为常见的阴道炎,多由白色念珠菌引起。该菌平时寄生于阴道内,当阴道内糖厚增多、酸性增强时,即迅速繁殖引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如长期应用抗生素,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抑制关系,亦可使该菌大量繁殖而引起感染。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外阴瘙痒或灼痛为主要症状,急性期白带增多,呈乳凝块或豆腐渣样。
检查可见阴道粘膜上有一层白色粘稠或豆腐渣样分泌物覆盖,擦净后可见粘膜充血红肿,甚至有糜烂面及表浅溃疡。取分泌物置于滴有生理盐水玻片上作镜检,可发现霉菌。多次检查皆为阴性而症状典型者,可改用培养法。疑有糖尿病者应查尿糖及血糖。
三、预防
注意外阴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
四、治疗
(一)用碱性溶液如2~4%碳酸氢钠或肥皂水冲洗外阴及阴道,改变阴道酸碱度,使不利于霉菌生长。冲洗后,再用制霉菌素片剂或栓剂塞入阴道内,每次10万~20万单位,每晚一次,10~14天为一疗程,外阴再涂以3%的克霉唑软膏,效果可更好;(二)可用冰硼片两片置入阴道,每晚一次,7~10天为一疗程;(三)1~2%龙胆紫水溶液擦阴道,隔日一次,共2周,注意勿用药过渡过频,以免引起化学性皮炎或溃疡;(四)10%硼砂甘油涂擦阴道及外阴亦有效,可与龙胆紫间隔应用。顽固病例可口服酮康唑或克霉灵,以消灭肠道念珠菌,或外用咪康唑。
治疗中禁性交,每日更换洗净消毒之内裤。经期后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