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中医分析 小儿体质与失眠症的关系…… – 分享日记

分享日记|中医分析 小儿体质与失眠症的关系……

小儿失眠是常有的事,小儿夜间睡不着觉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同时还影响爸爸妈妈也不能好好休息,导致第二天工作效率提不起来。那么,小儿体质和失眠有失眠关系呢?

中医认为,小儿失眠是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他病所伤,以致逐渐形成偏盛偏衰的体质,进而演变为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调;以肾阴不足为本,虚阳浮亢,心肝火盛为标,从而发生失眠等证。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表现为,轻者,入睡困难,睡则易醒;重者,彻夜不得眠。其性质有,虚、实、标、本之分。在儿科归纳于“心悸”、“夜啼”等证中。

其发病原因有的与先天禀赋有关。宋代钱乙认为,小儿体质“三有余”(心、肝、阳有余),“四不足”(脾、肺、肾、阴不足),而三有余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其病理变化,以心肝之阳偏亢为主。心阳浮亢则致失寐;肝阳偏亢则好动易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燥”、“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阴阳互根,守使相依,两者充盛和谐,则机体协调无病。心主血,藏神,为智意之源,人的一切精神意识活动归于心。小儿心常有余,心火易亢,出现心神不宁,多动不安;肝为刚脏而性动,主筋藏魂,其志怒,其气急,体阴而用阳,为人体“罢极之本”。小儿肝常有余,若疾病耗损致肝体之阴不足,肝用之阳偏亢,则除失眠外还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性情偏拗。脾居土为至阴之脏,藏意,在志为思。小儿脾常不足,若调护失宜或疾病所伤,运化失常,肺失濡养,则失静谧而兴趣多变,言论冒失。“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藏志,主骨生髓,髓通于脑。小儿脏腑柔弱,肾阴内虚,若先天不足或病后出现肾阳亏损,髓生不足,则失眠伴有动作笨拙不定、健忘、遗尿等症;肾虚则水不涵木,肝阳易亢,无以制火,而引起心火有余诸症。

以上就是专家对“小儿体质和失眠有失眠关系呢”的介绍,中医认为小儿体质和失眠症有明显的联系,小儿长期失眠会导致当事人喂食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性情偏拗、动作笨拙、健忘遗尿等。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和并治疗。

推荐阅读:

心脾两虚型和脾肾阳虚型失眠的症状和治法

四个防护让你远离失眠疾病

缓解失眠现象的方法有哪些呢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