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精神病的错误认知有哪些呢……
精神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一旦患上精神病,行为与语言等方面与以往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病患者在社会上属于弱势群体,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如果能合理的处理压力问题,调整好精神病患者的心态,他们就能免遭更严重的心理压力。以下是对精神病的错误认知的介绍:
错误1、最好将精神病人与世隔绝
精神病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重新学习生活工作技能,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增强自信心,回归社会生活。接触现实生活,才能对他们的全面康复发挥更大成效。把精神病患者隔离开来,不仅对他们的病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加重他们的病情,使他们的社会功能退化。
错误2、精神病会伤害他人
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并不比一般人有更大的暴力倾向。通过药物治疗和他人的关心,是可以控制其病情,一旦出现复发先兆,只要及时接受医院治疗,暴力行为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
错误3、精神病永远痊愈不了
其实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精神科药物的出现,使提高精神病治疗效果成为现实。只要病人能够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不但可以减少复发的机会,而且精神病患者康复后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参与社会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
以上三个方面是对精神病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精神病并不都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它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