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精神病的遗传规律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都知道,精神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那么,你对精神病了解多少呢?精神病的遗传规律又是什么呢?精神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对患者本身和周围的人都有很大的危害,很多人都担心精神病的遗传问题。以下是对精神病的遗传规律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精神病的遗传规律是什么?精神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但是目前精神病的遗传规律还没有统一定论。我们以精神病的主要发作类型,神经分裂为例。遗传是常见的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临床遗传学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国内外的家系调查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越高。
以目前研究结果来看,患有精神分裂病的病人,其同胞兄弟之罹患率为7%-15%,假如父母有一方患病,其子女罹患率增加至16%,若双亲均患有该病者,其子女之罹患率为40%-68%。患有精神分裂病的病人,其同胞兄弟之罹患率为7%-15%,如父母有一方患病,其子女罹患率增加至16%,若双亲均患有该病,其子女之罹患率为40%-68%。同时不能忽略后天生活环境的因素。
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一般有三种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疾病,具有这种基因的人一般都发病。也就是说在单基因遗传病中,遗传因素起了决定作用,而环境因素基本不起作用。单基因遗传的方式又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等。
相信通过以上简要的介绍您已经对精神病的遗传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了。精神病是不一定会遗传的。希望大家能够了解精神病的遗传常识,不要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