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精神病患者用药方法的变化特点……
精神病人有很多的种类,但是对于治疗来说,用药治疗是需要掌握好治疗的时机和变化。可以说传统的用药现在也是在逐渐的变化,这样产生的效果也是有很多的不同,下面就精神病患者用药方法的变化特点介绍一下,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找出规律,及时的合理的进行药物的治疗。。
精神病患者用药方法的变化特点
第一、精神病患者用药的难点。已接触的精神(心理)不卫生者,至少有几千名以上,每天都涉及到“对症、心理”管理的课题。最难的问题:一是不进食,二是不喝水,三是不吃药,四是不打针,五是拒绝采血。所以每到进餐、处置的时候,总是要先在脑子里有个构思:今天该如何解决难题。
第二、精神病人以往的用药方法。以往的做法是:对一、二、三种情形的,一律采取系列鼻饲法处理,所以几乎每天都得和个别的患者摔上一跤。先给予保护约束,再插上鼻饲管,把牛奶或药物推入胃内去,否则医生无法用药,精神病症状缓解不了。上述的“五不”就更难以排除,导致恶性循环,治疗和护理的难度就更大了……而对这样的患者,医生和护士就需要动脑筋,尤其是护士,因为护士的护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
第三、总结现在的用药方法。在实践中,我想到了对症护理,这是一个总的原则,但具体操作起来的办法就要靠我们自己动脑筋设计了。以往我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软招硬招,软硬兼施,有时灵有时也不灵。故而我就想出了一个用“幽默”的招,嘿!还真灵。在这里,我就简单地讲讲,我是怎样用“幽默”法护理的:
看到了上面的介绍,我们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方法和特点情况有所了解,重要的能够取得治疗的效果,控制疾病的发作,这样才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