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孩子不说话应该警惕自闭症的发生……
小儿自闭症是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是越来越高,而且被人们所重视,对于自闭症我们需要了解其症状,因此通过自闭症的症状我们能够及时的进行相关的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1.语言障碍:
多数患儿表现语言发育迟缓,不会说话或说话迟,是儿科门诊就诊首位原因,也有部分患儿根本不会呀呀学语,不会以手势或其它形式进行沟通;还有部分表现为语言形式和语音运用方面的异常。有些儿童虽然说话不晚,但言语的理解能力明显缺乏,经常所答非所问,不会正确应用代词,如常把你、我、他用错。
他们还会刻板重复一些语词,但与环境或正进行的活动无联系。约1/3的孤独症儿童原先说话伶俐,表达能力强,但至2岁后这方面能力逐渐丧失,甚至完全不会讲话,即使会讲话,言语表达也缺乏灵活性。
而2009年,一项研究表明语言技能丧失是孤独症儿童特有的现象,15%的ASD儿童显示出语言丧失,出现或者没有出现语言退化现象可能成为鉴别诊断的有用信息,把呈现语言困难的孩子们区分出ASD跟SLI的不同诊断。
2.社会交往障碍:
“孤独”是孤独症表现中最常见的症状,患儿缺乏与亲人的依恋行为,他们在家不跟随父母;当父母返回时也不去迎接,对母亲的亲近没有愉快反应,不喜欢拥抱或避免与他人接触。
社会交往障碍大都到2岁时才明显,至5岁以后这方面障碍程度有所减轻。儿童期时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倾向,喜欢独自活动,对儿童一起玩耍无兴趣,甚至主动回避,不愿建立个人间的友谊,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和缺乏同情心,与人之间缺乏正常情感反应。双目对视的缺乏被认为是孤独症的特征性表现,婴儿期即可表现出回避他人目光,至12—30个月症状将更为明显。
3.行为、兴趣僵化刻板:
孤独症与一般儿童活动内容和兴趣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行为、兴趣及活动,表现繁多,而且在各个年龄段表现不一,有的会有诸多重复动作,如看手、转圈、摇晃等;还有重复按开关、撕纸、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听同一首歌,还有一些强迫行为在睡眠、路线、排便和坐座位时表现明显,强迫性思维也致其重复思考问题,带来难以摆脱的痛苦,另外,也可能出现有患儿,对某些对象或事情(科学事实)表现出不寻常兴趣。
可见,他们的行为模式呈局限性、刻板性和重复性。他们对一般儿童所喜欢的玩具、活动或游戏缺乏兴趣。相反对某些平常不是玩具的东西产生特别的兴趣,有些几乎达到着迷的程度,如他们刻板地专注于日期、路径或时间表,有些还有保持环境不变的强烈愿望,如放置固定位置的物品有所变动时他就会感到极大的不安和烦躁。
4.智力发育障碍:
孤独症儿童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加之其社交能力上也存有差导,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较之智力正常范围内儿童智力,其智力结构逞显着异常,通常PIQ>VIQ(阿斯伯格综合症通常VIQ>PIQ)。部分儿童表现为多动、不服从指令,家长常以疑似多动症而带其就诊。 30%-50%儿童智力落后,半数以上正常或超常,在某一方面又表现出一些特殊能力,如科学领域的兴趣和能力,或有优秀的机械记忆力,对数字、路线、事件的记忆等表现出超常能力,少数在某一或几方面有特殊能力,有的还会有极高的音乐、绘画和艺术能力,即存在着智障学者(Savant Syndrome)现象。
5.孤独症儿童其它感知觉特点和异常表现:
孤独症儿童的感觉存有异常,他们一般听知觉敏感,喜爱某些声音,对另一些声音特别恐惧,触觉异常表现在对对象的好恶,直接出现痛觉异常,多不怕痛,视觉上对特别图象的喜好或厌恶、喜欢斜视、倒视,另外,本体觉也可能出现异常,如喜欢坐车、怕坐电梯、喜旋转。孤独症儿童运动一般十分灵活,多数儿童多动明显,来回跑动不知疲倦。
孤独症儿童外观正常,在行为细节上有不听话、违拗、攻击、自伤、冲动、固执、激动等,可能与父母教育方式有关,另生活自理能力也较差。
6.常见共患病发生机率:
儿童孤独症发病率升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009年12月18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公布的最新研究进展揭示:孤独症的患病率为1:110,其中每70个男孩中可能有一个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这项新的研究再一次证实:孤独症危机的真实性和快速增长势头已经毫无悬念。
以上全面介绍了六大小儿自闭症的症状表现,对于自闭症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千万不能耽误治疗时机,以免自闭症对人们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推荐阅读:
权威专家介绍治愈自闭症的七大方案
揭秘自闭症的5大真凶
分析解析自闭症的长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