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赖床是失眠的一种病态……
虽然说人都有惰性,在早上都喜欢赖床,不想起来。但是呢,对于失眠患者来说,赖床是失眠的一种病态。想要通过闷睡,闭目养神来得到失眠的补偿是不太实际也没有好的效果的,这往往是赖床的一个理由,对身体会带来各种不利的影响。
“闷睡”有四大危害
长时间“闷睡”会使人体的各种生理代谢活动水平降到最低,造成人体各种感受功能的减退。
“闷睡”会破坏人体的生物钟节律,使内分泌激素出现异常。“闷睡族”如果在节后不及时对睡眠时间加以调整,还会导致节后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夜间睡不着,白天睡不醒,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闷睡”还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这是由于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后,人体的血液循环失去了原来的规律性,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连日“闷睡”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对肌肉、关节和泌尿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专家建议,在假期间,人们不但不能过度“补觉”,而且应当抓紧机会调整平时不健康的睡眠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赖床”也是睡眠障碍
除了闷头大睡外,一天“赖床”十几个小时,早上醒来发发呆,如果没什么事就继续睡“回笼觉”———如此“赖床”,也成了不少人在节假日里热衷的休息方式。
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睡眠不足,包括失眠、入睡困难、早醒和继睡困难;第二类,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赖床”,在临床上被称为发作性睡病;第三类是指不正确的睡眠形式,如打呼噜、呼吸暂停、梦惊、惊跳、梦游和莫名其妙的夜醒等。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公认的三大健康标准。临床研究表明,一名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在6个小时到9个小时之间,具体时间应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睡得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健康。
赖床是一种失眠症的病态,对身体极其不利,我们应该接受正确的治疗方法,适当的运动调节,千万不能依赖于赖床而妄想可以补偿失眠导致的睡眠缺失,这样反而会更加加重病情。所以,失眠不要赖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