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失眠患者的误区有哪些呢……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是深受很多的压力的,生活中应该注意这样下去会患上很多的疾病的,正是因为这样,很多的人晚上睡不着,导致失眠,但是失眠的种类是很多的,失眠人们应该注意认识。失眠患者的误区有哪些呢?
1、坐车瞌睡族:
生活中有很多朋友从家到公司的距离很远,无论是坐地铁还是公车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只要一有机会坐下来就开始打盹,一直瞌睡到公司,自认为很聪明(既没有影响工作,又不耽误睡觉)。
解析:
正常人需要经历几个“深睡眠的过程,才能充分的缓解疲劳。但是在公车上瞌睡,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如汽车的晃动、光线的刺激、声音的干扰……都不容易让人进入“深睡眠状态,而在“浅睡眠状态下休息,体力得到不充分的恢复。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同事抱怨,在车里睡了一觉后,反而觉得腰酸背痛,疲乏无力。
2、睡前不动族:
有些朋友晚上只要稍有活动,就会兴奋的睡不着觉。所以,他们索性吃完晚饭就保持安静,甚至连一些低运动量的活动也拒绝参与。本以为这样静静的坐着直到睡觉,就可以安睡到天亮了,谁知道上床睡觉时反而睡不着了。
解析:
临睡前过量运动,的确会令大脑兴奋,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适量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或慢跑),却能够促进人的大脑分泌出抑制兴奋的物质,促进深度睡眠,缓解疲劳。特别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一天下来可能除了动动手指敲敲键盘之外,几乎没做过什么其它的肢体活动,这就更加需要晚饭后的轻微活动来促进睡眠。研究发现,临睡前做一些如散步或慢跑的轻微运动,可以促进体温升高,当慢跑后轻微出汗时(一般来讲在2030min为宜)停止。停止运动30~40分钟以后,体温开始下降,这时睡觉就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3、恶补睡眠族:
由于工作繁忙,时常需要工作到凌晨,而第二天又需要准时爬起来的上班族朋友,平时睡眠已经严重的不足,唯有假日在家恶补睡眠,睡它个昏天黑地。
解析:
保证正常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一个人的健康来说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在6~8个小时。例如,一般在晚上10~11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这样可以使人维持比较稳定的生物节律,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而在节假日里黑白颠倒的睡法,很容易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节律,就会产生不该醒的时候醒 (例如午夜),不该睡的时候瞌睡(例如白天上班时间)。久而久之,失眠症状便不请自来了。
我们现在知道了睡不着也是一种疾病的,生活中应该注意给自己减少压力,也有来自家庭的,但是家属们要注意帮助他们排解,患者也要注意适当的锻炼身体,给自己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