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中医把失眠辩证为了哪十种类型……
其实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疾病上确实是有很多的不同的,中医治病主要是讲究对症治疗,辨证论治,从根上来治疗,而西医呢?面对失眠往往是用安眠药来应对,下面就跟这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中医把失眠主要分为了哪几种症型吧: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产生失眠问题的原因很多,寻找睡眠障碍、躯体疾病、情感因素、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等等导致失眠的原因,也是诊断需要解决的内容。
睡眠质量差,艾灸涌泉百会穴
具体方法也很简单,用毛巾把艾灸罐包起来,直接放在百会穴、涌泉穴上就可以。有时,艾灸结束后口会非常渴,建议喝点儿红糖水或者白开水。
失眠,中医十大常见类型及治疗方法
1、肝郁气滞型:主要由于工作压力较大而引起的,这一类型的失眠者一般情绪波动较大,易烦躁,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
治疗方法: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2、郁郁化火型:肝郁气滞型程度加重时就会转化成郁郁化火型。失眠者易出现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常常做噩梦。
治疗方法: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3、痰热内扰型:此类失眠的患者常觉得头很重,痰多胸闷,恶心,口苦,心烦等症状。
治疗方法:清热化痰,心脑安神;
4、瘀血内阻型:此类失眠者舌呈淡紫色,有瘀斑,会伴随头痛。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通窍醒神;
5、阴虚火旺型:失眠者夜尿多,腰部酸痛,手足心发热、出汗。
治疗方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6、心胆气虚:睡眠中惊恐不宁,反复惊醒,心悸,气短倦怠,小便清长。
治疗方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7、心脾两虚:不易入睡,或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淡黄,气短。
治疗方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8、脾肾阳虚:此类型的失眠者会出现怕冷、腰酸腰痛,夜尿多,大便溏稀或秘结。
治疗方法:温补脾肾;
9、冲任失调:女性多见月经不调,少经,脸上长有黄褐斑。
治疗方法:调补冲任、安神助眠;
10、心肾阴虚:治疗方法:补肾安神。
在上文中我们的中医大夫主要把失眠给大家辩证了十种症型,并且症状和治法都已经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治疗像如失眠这种慢性病的时候更多的是选择中医的治疗方法,希望以上的介绍会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