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
根据资料调查显示,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多的药物就是抗抑郁药物,许多的抑郁症患者感觉自己有抑郁的倾向就开始使用药物,这样的情况到底好不好呢,抗抑郁症药物的副作用大不大。
消化道症状
患者在服用新型抗抑郁药不久后出现恶心的比例为25%。这一不适主诉更常见于服用文拉法辛及SSRIs的患者,而安非他酮、米氮平及瑞波西汀则相对少见。在大部分个案中,服药2-3周后症状即逐渐消失,但在三分之一的患者中,这一症状可持续存在。分次服药、与食物同服或将大部分剂量安排在临睡前服用有助于减轻这一症状,进食含姜的食物、服用雷尼替丁及奥美拉唑也有好处。另外,在治疗方案中加入低剂量的米氮平可能同样有效。
大约15%的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腹泻。止泻药或许有用,但对于症状持续存在的患者而言,换药也需要考虑。5%的患者存在便秘的状况,这些患者可加强身体锻炼,多饮水及进食纤维素,必要时也可使用泻药。
体重增加
体重增加是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的另一种常见不良反应。一些抗抑郁药在服药初期可导致一过性的体重下降,而在随后的维持治疗中,患者的体重则会增加。大部分抗抑郁药仅可导致程度较轻的体重增加,但米氮平、阿米替林及帕罗西汀则不然。安非他酮是唯一一种可降低体重的抗抑郁药。
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有多种应对方案,包括营养咨询及加强锻炼,但在很多情况下,患者需更换抗抑郁药。如果无法换药,可考虑联用安非他酮或一种神经兴奋剂。进行抗抑郁药治疗前,应建议那些体重增加风险较高的患者避免食用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
抗抑郁症药物虽然能够很及时的解决我们的痛苦,但是所带来的副作用也是影响很大的,所以如果不是情况特别严重的朋友,最好还是少用或者不用药物治疗,能够通过自身调节自愈就是最好的了。
推荐阅读:
作为大学生要注意预防抑郁症
抑郁症应当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你不知道的抑郁症的治疗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