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失眠的病因有哪些……
失眠是什么?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原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尤其是心的温阳功能与肾的滋阴功能不能协调、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可以用药用灵芝煮水喝得以调理,改善失眠症状。避免失眠应少喝妨碍睡眠的咖啡和茶,少喝酒。那么倒致失眠的原因又是什么?就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中医认为,造成失眠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当我们的心神受到干扰,动摇不定时,可造成失眠。从营卫和气血运行的层面看,卫气停留在人体外部,总是鼓舞人体行使保护作用,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换言之,卫气不能进入体内藏起来,就会导致不寐。笔者在临床经常遇到一些家长,由于担心子女高考而整日心神不宁,进而发展为失眠。
2、五脏营养不足,心神活动和气的运行失去了原动力,或过虚过实等,亦可导致失眠。此类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心肾不交心在人体上部,中医将其归属于五行中的火;肾在人体下部,归属于五行中的水。心中之阳气下降至肾,对肾的阳气具有温养作用;肾中的阴气上升至心,则能滋润涵养心的阴气。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互相升降,保持着动态平衡。就如同自然界的气候,雨水下降后受热而蒸发到天空中,然后下降,从而形成循环。
当肾水不足,不能上升制约心火,或者火气太盛导致不能下降而温暖肾中水气,临床即表现为失眠。通常老百姓讲的“阴虚火旺”即属于此种类型。此类病人往往自感身体易发热出汗,且容易冈小事而生气。
气血不足。什么是中医的气和血呢?通常,中医讲的气偏重于人体物质的运动方面,而血偏重于营养方面,气的功能之一是推动人体的血运行。当人体大病久病后,或思虑劳累过度,长期熬夜用脑,久坐不动,长期饮食不足,或受到疼痛惊恐刺激,就会耗伤人体气血,从而导致失眠。笔者在临床上,常见网络工作者等睡眠不规律的人群,属于此类失眠的情况较多。我们给予补血补气方法治疗失眠,效果较好。
肝气郁滞。中医认为,人体的情绪与肝的关系最密切。人体多虑、压力过大、用脑过度等,便易造成肝气郁滞。肝气郁滞能导致多种病理产物发生,进而导致失眠。相信许多女性都有亲身体会,有些女病人也会告诉医生,她的失眠是“被气的”。这样的病人在适当配合药物调理的同时,往往还须使自己安静下来,才能取得良好疗效。